本期2060 Movers中,我们邀请到了碳达新材创始人兼CEO俞英田俞总,和线性资本董事总经理郑灿总一起来讨论碳捕捉利用封存的背后的一些故事。
最近,「碳达新材」刚刚完成了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线性资本,2060 Advisory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碳达新材」是一家⼆氧化碳排放捕集利⽤技术开发商,致⼒于开发⼆氧化碳排放捕集、利⽤技术,提供减排核算明确、⾼经济效益的碳捕集技术。
“2060 Advisory 是一家很专业的专注于双碳赛道的融资顾问机构,融资合作之上我们也有公司发展层面的讨论和互相启发,期待以后更多的合作,movers moving together!”
——碳达新材创始人兼CEO 俞英田
“我觉得2060 Advisory是一家非常特别的机构,就应该至少是我现在所知中国双碳和气候科技上最专业的一个机构。”
——线性资本董事总经理 郑灿
“方向一直都在,方向也属于坚定、脚踏实地、努力的创始人。碳达新材是看价值、今年开、今年close的案子,我们对创始人和投资人都有很多的尊敬和祝贺,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2060 Advisory的信任。”
——2060 Advisory创始人兼CEO王苡憬
我们的对话主要内容有:
□“买张机票直接空降”,从研发到Xprize再到创业的碳达新材
□浅谈技术,CCUS技术群的关键点在哪里?
□何时等到真正的“CCUS as a concept”的大发展?
□空气直接捕获(DAC)到底靠不靠谱?
□碳达新材如何解决客户“疑难杂症”
□坚持用前沿技术去改造产业——线性资本的投资哲学
□早期投资中,创始人与投资人之间的“chemistry”
□从底层逻辑推动碳中和转型,双碳企业创业仍需要回到商业本质
<长按扫码或点击图片,收听完整版对话内容>
■ 以下为本期为对话部分文字内容整理,共12355字,预估阅读时间为20分钟。
1
“买张机票直接空降”,从研发到Xprize再到创业的碳达新材团队
王苡憬: 想先跟各位收听的小伙伴们更多的了解一下俞博, 您之前从UCLA回来,然后做学术研究、获得Xprize的奖项,到现在在深圳进行创业等经历,请您先详细介绍一下整个学术和创业的经历。
俞英田: 我们团队是最早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碳捕集研究团队最早的研发成员,我也是当中的博士研究员。我们在最早2013年开始做了一些非常早期的研发工作,到后来的2016年,我们参加了Carbon Xprize碳捕集的这样的一个竞赛,在2021年是获得了整个竞赛当中的一等奖。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从最早其实是一个非常pure的一个研发的项目,到最后能够成为一个产业化的创业项目,这是我们最早没有想象到的。但是在整个推进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从实际应用的效果上面来看,我们的产业化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待会儿的话,我可能会具体的讲一下什么叫做产业化强和一个纯是在实验室里边走不出来的,两种情况的一个区别。我们团队后来主要的研发人员,我们毕业之后一开始是打算在美国本土来创办这家公司,当时也是得到了Lowa一家基建的比较大的企业的支持,要我们在Lowa本地来做一个pilot示范类型的项目,但是在2020年的时候,我和我的现在伙伴也是我以前的同学,现在南科大的魏教授(我们现在是很好的产业的合作伙伴)当时考量,我们会觉得中国国内的整个产业的状况和未来发展的空间会更适合我们项目的落地,所以我们回到国内来创办了碳达新材。目前包括线性资本的这一轮,我们现在是完成了三轮融资,也是有实际的落地项目,也在全速的往前推进。整体从最早2012、13年到现在,真的是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王苡憬: 谢谢俞博,这一轮市场环境、整个疫情都对很多基建类或者工厂都有很多的影响,这一轮或者说过去一年创业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小的故事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
俞英田: 我觉得从创业最早开始一直到现在,对我整个人的能力、认知都有很大的冲击。我本人在美国其实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十年以上,虽然说本人是中国人,但是回到国内的时候,国内的营商环境、项目推进的方法其实对我本身是有很大的冲击的。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其中的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我和我的总工其实在落地项目之前,基本上属于买了一张机票直接空降到地方,我们在当地是没有一个实打实的认识、或者一个成熟的渠道的,当时也没有认识很多合作伙伴,当地的政府也不认识,企业的领导也不认识。更加糟糕的是,我们甚至可能以前跟国企和国内政府打交道的经历都不是非常丰富。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还真的是硬着头皮把项目推进到现在当地的。包括政府、国企的领导,现在首先是他们理解我们在做的什么事情。第二的话呢,他们也愿意帮助我们推进项目。我觉得其实对我来讲,感到最有乐趣的事情,是看到一件事情从零开始一直到这件事情的完整的执行出来,这应该是给我最大快感的事情,所以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
郑灿: 其实事儿挺有意思的,我老实说,我认识俞博比咱们这一轮完成可能还要更早一些。我们很喜欢俞博的风格,他就跟我们比较像,更像那种技术范儿的,特别直接,什么OK什么不OK就可以直接讲,其实是比较少见的。我们很喜欢这样的风格,因为沟通很方便、很顺畅,因为我们本身也是这样的人。但回过头呢,国内的能源、双碳的领域里边各个合作方相对传统。它需要在一个复杂的商业甚至非商业的环境下面去很好的去推动和处理这些事。但就事儿你要问我第一天我会担心,但实际上这一路走过来,包括其实我们跟俞博去合作伙伴所在地,然后看到俞博不管是和他们那边的合作伙伴的领导,还是在厂里边的整个做事的方式,我们觉得还是其实挺意外的,然后我也很高兴能看到,俞博是有一些变化、学习在过程当中的。因为我觉得在中国,创始人要在领域做好一家公司,必须有意愿和能力去推动和各个方面的合作。另外一个他得要躬身入局,他不再是在实验室里边儿,他实际上要进到厂里。我们那天在厂里的时候,我们就感觉俞博在场里边非常自在,就跟回家一样。
俞英田: 这形容得非常形象哈哈,我其实真是这样的感觉,看着自己的Baby在不断成长的这种感觉。
浅谈技术,如何驱动CCUS技术群真正落地?
王苡憬: 我们刚才讲到在厂里的情景,那咱们就聊聊技术吧。这两年当中其实也有很大的TMT公司、国企央企、投资机构,在非常核心的关注和布局CCUS。俞博您觉得在过去的这几年当中,不同的技术路线,C、U、S里面有没有什么发展和变化?目前您觉得在自己的细分赛道里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或者接下来我们可能会看到行业的一些变化?
俞英田: 从整个行业上面来看吧,C、U和S这三个当中的构成和占的比例其实西方和中国是从计划和实际的体现上面是非常不一样的,其实国企和私企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够让CCUS未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像捕集和封存就应该是要国家投资,或者是国企发力来能够起到的这样的一个社会效应的。利用方面的话,那么就主要是靠我们私企来发展。因为这三个方面,就只有利用,其实是能够靠获取更多的利益驱动发展的,但是单从捕集和封存的这两个上面的话,其实它对私企的这种获利目的其实目标不是平齐的,所以说总体上,C和U、国企和私企、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如果能够很好的协调起来,那么CCUS往前发展是非常光明的。
CCUS的发展上面来看,我觉得现在国内和西方推进的方式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国内主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由政府来驱动的一个行为,所以我觉得相较西方欧美来讲,可能CCU或者是CCS会更加适合在中国来成长,因为政府带动的执行力是非常的强大的,真的是需要政府前期来投资、来搭建平台、牵头执行来形成产业,这样的话整个行业发展就会更加的迅速。
王苡憬: 刚才俞博说私营部门可能在U里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U里面您觉得具体技术路线的可能性有个优先级吗?比方说像矿化,或者是说其他的一些场景。
俞英田: 我觉得U(二氧化碳利用),需要想的问题是怎么样能够将二氧化碳原材料嵌入到现有的各种工业原材料的生产流程当中,将二氧化碳真的是实打实的能够变成一种原材料,而且是能够在成本可被接受的情况下。这样的话,二氧化碳的消纳才真正具有了可行性和未来的可扩展性。如果说没有这种内在性质的话,我认为可能是完全向新能源转化转型,或者是未来向核能的转型会更加的合适。你像我们正在做的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生产活性材料并替代水泥的技术路径,还有用二氧化碳生产甲醇,或者整个化工非常上游的原材料的技术路径,从逻辑上来讲它变成了整个工业流程的一部分,我觉得它是具有可行性的。
王苡憬: 灿总觉得呢?
郑灿: 从我们的角度我觉得有一个事儿今天可能会反复被提到,它有两个点:一个是不同的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碳源也不一样,实际上使用的下游也不一样,所以因地制宜会很重要,在东部和西部是完全不一样的场景。然后如果把运输和存储的成本放进考虑的话,其实要想办法近距离、低成本、高价值地去消耗它。所以大家看到说典型石油行业的大规模消纳用来驱油、就地利用。所以这事儿实际上跟场景会很有关,所以一定会有多个技术路线出来,各种各样的技术就为了解决那一个场景下的问题。
但另外一个我特别想强调的这件事的经济性,尤其在今天,这今天可能两个含义,第一个相对来讲,目前经济没有那么高歌猛进的时候,所有的企业对额外的成本会特别敏感,然后另外一个点实际上在经济没有那么高歌猛进的时候,碳价会不会起,就欧洲今天100欧元的碳价,我们在个位数欧元的碳价。那大家都在说“我算上碳汇或卖碳的价格就算得过来了”,至少在今天而言,其实我们会更多地考虑直接的经济价值。这里边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更大规模的消耗,即溢价没有那么高,但至少算得过账来,另一个高值化的产品,那当然最好是两者兼得的。我们会特别关心这件事儿的一点,不计算或者就计算今天相对很低的碳价基础上能不能算得过来,因为这决定了你能不能发展起来。我们不希望说它是一个等到中国碳价到50欧元的时候才能够赚钱的一个事,所以它的经济性本身、以及产品在多少地方的场景能够用得上,这是我们在看技术路线时候特别关心的问题。
何时等到真正的“CCUS as a concept”的大发展?
王苡憬: 其实CCUS技术还在一个早期的阶段,国家有3060目标,但考虑到经济形势波动、碳价、时间周期等方面,我们如果从整体的行业技术发展路径来看,有一个预测的话,两位觉得大概是什么时间行业可能会到一个核心的爆发期?或者完全是下一个阶段?尤其是过去两年,我们看到有特别多的投资机构都进来说要看新东西,大家在各个地方文件都看到CCUS的政策支持,但大家一窝蜂的进来看以后发现公司和技术都这么早期。大家理解这事儿跟它可以去挂钩的场景、以及目前的产出和结果还是有很大的gap,所以想问两位对下一个行业的阶段的预测大概会到什么年份,那时候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一个milestone?
俞英田:其实在不同的技术路径、不同的行业应用场景当中,它的体现是不一样的,对我们来讲,我们并不是靠产生碳排放权来获得经济利益的,所以我们跟双碳发展的步调其实并不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并不是靠着双碳政策的推进去发展公司。
王苡憬: 但是如果说水泥进入CCER下一波了,这事儿您觉得是一个重点吗?一个milestone。
俞英田: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重点,因为你从碳上面获得的收益的话,其实它基本上是零成本的这样的一个收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对我们来讲,其实我们更多是一个材料性质的这样的一个项目,我们可能跟下游的周期、开拓新的应用场景的能力等方面是有直接的挂钩,反倒说其实现在政策对我们的影响不是说非常的大,但是从非常长期的尺度上面来讲,政策对公司的大规模的扩张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应该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王苡憬: 这是不是跟您最开始提到碳达新材产业化强是核心的一个重点?
俞英田: 对我们创业公司来讲,特别是双碳产业里的创业公司,我觉得目标一定要以盈利和快速抢占市场为第一和第二的重点。只有在双碳行业中所有的公司都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共识,双碳才会很有希望。如果说是我们创业企业,或者其他大规模的企业没有去落实技术、没有去发力抢占市场、没有去做资源整合,那么双碳的推进绝对是疲软无力的、没有强劲和冲劲的。
郑灿: 换句话说,他就会停留在试点项目结束了。CCUS我觉得就几个点,第一肯定是整个碳市场能够起来,但回过头仔细想,碳市场啥时候能起来?是经济有高增长、有高生产需求的时候,对吧?另外一点是新能源能够大幅利用,那么才有能源结构转化的可能性;没有能源结构转化的可能性,你碳价再高,中国还是没发电。所以这两个是前提条件,那可以看得到这事儿可能还不会那么快,或者不是大家想象当中那么快,虽然它有很多加速的因素,比方欧洲给中国的外部压力等,可能某种意义上能够帮助我们发展,但回过头我觉得要等到那个时间点,你可能才能迎来真正的“CCUS as a concept”的大发展。但在那之前,有经济性的、能够在大环境下盈利的公司才可以在现在的时间点去攻占市场。
我非常同意俞博的说法,实际上这本身也是我们特别喜欢碳达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那个时间点之前,我可以利用我本身的经济性能够帮企业解决问题,能够降本增效,同时我再告诉他还可以降碳,那尤其对于今天的很多合作伙伴,都是国企央企,对他何乐而不为呢?但如果你跟他说这些减碳措施是要你额外花成本的话,这样反过来的话,那挺好的,人家会说你给我做个试点项目,然后后面的事儿后面再说,就没有然后了。
空气直接捕获(Direct Air Capture, DAC)在中国还有哪些要走的路?
王苡憬: 是的,我们看很多项目里面,如果说它是依靠后面交易的收入的话,那肯定没有自己本身的竞争力,那这事儿也有很大的一个question mark。讲到这儿,我非常好奇两位觉得在中国DAC落地这事儿靠谱吗?
俞英田: 在我对DAC技术的了解之下,其实它的技术目前应该是比较稳定,未来它的降低成本的空间、成本应该是跟现在不会太多本质上的区别。我觉得DAC 这件事情能产业化的点,主要是怎么样解决下游的utilization端的经济性。捕集来的二氧化碳,如果它的成本能够被下游的一些企业能够很好的接受和利用,转化成一些更加高值化的产品,那它能够结合下游一起产生利润,但是DAC单独作为一个项目的话,其实它很难产生正向的经济效益,所以DAC的重点还是怎么样能够能够解决它下游的利用途径。
王苡憬: 现在国内不少DAC早期研发团队也是意识到这个事情,逐渐与下游利用端的合作伙伴合作,但是像单独DAC的商业模式,行业里面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觉得这事儿在中国可能也能成,但非常难,有一些就非常直接说“DAC在中国搞不了”。
郑灿: 我觉得俞博说的非常对,我非常同意。DAC作为一个产业形态可以,问题是下游的要发展起来,U发展起来之后我帮你建,我还是可以是一个partner,但脱离U就没有意义。同时今天能够把DAC的成本给cover掉的高值利用技术手段可能还没有那么多,所以我会偏谨慎。
俞英田: 因为DAC也有几个不同的竞争的技术路径,比如说电厂或其他的碳源上的氨水捕集的系统,这套系统其实它的技术非常的成熟,而且运行的时间也非常长,全世界也有不同地方有成功的转起来的例子,它的成本是应该是远低于DAC的成本。从下游利用的企业,像我们企业,如果说要选择这样的原材料,我们当然是选择成本最低的原材料,我们不在乎它是从哪里来的原材料,只会选择成本最低的,甚至成本为零的固废或者气废原材料,所以跟这些成本非常低的这种商业原材料相比之下,DAC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去走。
郑灿: 因为今天utilization很多时候是在大化工、大能源企业当中去做,那他们最不缺的是啥?就是二氧化碳。所以可能未来在一些分布式的化工产品生产,或者终端产品直接生产的场景下面,会有一些分布式的DAC的需求,这是有可能的。
解决客户“疑难杂症”,大市场降维打击
王苡憬: 刚才讲的有大化工、钢铁、水泥行业,在目前我们合作的这些客户的上下游关系中,往下发展两位觉得他们现在最大的需求跟痛点是什么?在目前经济环境之下,客户找我们合作,您觉得可能我们体现了我们最大的哪些优势?
俞英田: 他们考虑的很简单,两件事情,首先是你的产品质量能不能够代替或者是补充他们现有的生产流程。第二个你的成本是不是能不能够降本,节约支出,增加他们的效益,是他们考虑的最主要因素,这跟所有企业其考虑的事情是一样的。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像水泥的下游基建相关行业,他们其实遇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危机。但是我们在落项目的过程当中,我们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契机。因为他们现在对利润空间、原材料成本更加的敏感,或者算是在一个非常敏感的一个阶段,所以他们会对我们的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的材料能给他们带来的价值会非常的感兴趣。而且在我们的项目地的话,一般是他们反过来推动我们赶紧往前走、把材料生产出来。所以话说回来,在一个危机的情况下,其实也是会存在很大的契机。
王苡憬: 明白,那如果往未来展望的话,俞博跟灿总觉得这事儿最大可以做到多大?在我们的愿景当中,如果说能够做到最大的话,它应该是长什么样的呢?
俞英田: 我们其实是要把整个工业当中所有的固废产出,将它反过来循环利用,变成工业上游的原材料,我们是将下游建筑材料原材料更低成本的替代掉的技术路径。所以其实它是在工业转型的过程(包括双碳转型、绿色化生产转型)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如何能够低成本的帮助转型,且不影响到现有生产的方式,(这是我们思考的);我们的下游包括建筑、基建、矿井、环境修复等等应用的途径,这也是我们新的一些方向。下游基建市场本身是一个将近万元的一个市场,我们是potentially能够将它完全替代的技术路径。
郑灿: CCUS或者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上面,一定要或者尽可能多的需要有别的抓手,因为每个企业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老实说反而很少有企业关心的是我要“利用碳”。那所以我在能把碳利用掉来生产一些高值产品的同时,我有没有别的点去跟我的合作伙伴合作?比如说难利用的固废,其实这是反而他们很头疼的问题。如果我们去厂里看,它(固废)真的就堆在那儿,而且就要堆不下了,有很多地方有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讨论的是CCUS,但固废利用本身也是一个行业,而且它本身的环境效益当然也很好,它本身是一个正环境效益的事儿。企业跟客户pitch的时候,如果企业有多个touch point、有好几个抓手,那更可以因地制宜的去解决客户的问题,在企业的技术体系内,本来就可以额外的去帮客户解决问题,可能客户会因为另一个点选择了我,但企业给客户额外带来的secondary gain是正的环境效益、碳捕集等。所以大家应该尽可能去考虑说我的技术当中有什么更多的点能够去产生经济效益或者解决企业的问题,其实这样的企业是很少的,我们看了不少的CCUS企业当中,碳达新材应该是第一个。讲到整个市场,其实固废利用本身也是一个大几千亿的市场,这里边会分层,不同固废的利用的难易程度不一样,但咱们就说最难利用的固废,它依然是个千亿市场。俞博可能说千亿市场说的小了,因为未来我们能扩展,我把最难做的事儿做完了,容易做的,我为啥不做呢?这当然是企业发展的更多考量了。所以我觉得市场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快速地去攻占。
王苡憬: 那讲到我们怎么样去快速的攻占,看俞博可以分享下战略方面,接下来会怎么样去攻占呢?
俞英田: 对我们这种早期的创业企业来讲,我们的资源、人力、物力和时间都非常的有限。非常形象的来讲,就是在打仗的过程当中,你如果是一个非常小的部队,那么你一定要把你所有的资源,人力,物力,包括你的方向一开始都要非常的集中,这样才能够撬动起来最大的效果。在最初的时间里,我们非常专注的去做一到两个非常成功、有可复制性的的项目,我们的合作的企业也是非常大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所以我们的项目,它的技术和软性的影响力都会非常强,那么我们之后才能够去非常快速的去抢占其他的市场。我们现在其实处理的这些固废都是非常难处理的,是以现有技术是完全没有办法能够利用起来的,这才造成了现在大规模的需求。我们从这些非常难的这些行业做起,在未来我们会有一个降维打击的这样的一个优势。我们现在合作的企业主要是大规模的工业行业的国企或者央企,主要是化工、电力、钢铁、矿业在内的企业。期待我们在下一轮融资之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一个项目呈现,项目非常完整的推动后,我们会开始转起来、会开始产生效益,也会开始实际推动几个包括传统的水泥行业等新的应用场景的实际的应用。到那个时候的话,我们开始向其他的企业扩张的时候,会更加的顺畅一些,或者是说时间的周期会缩得非常短。
坚持用前沿科技去改造产业——线性资本的投资哲学
王苡憬: 咱们现在聊聊这一轮的情况把,想问问灿总,目前市场上面,尤其是如果是双币基金,大家可能都在调整策略,从投资的角度上面来讲,在今年市场当中赛道布局的时候,您这边经历过哪些核心的策略上的考量?比方说您提到经济因素是一个CCUS赛道起来很重要的支撑因素,那本轮投资中您可能经历了哪些策略性的考量,或者投资过程中内部的一些考虑?
郑灿: 我们其实一直强调的是用前沿技术去改造产业。线性资本总体的投资方向是数据智能和前沿科技,后面没说的半句是我们希望创业者们的这些新技术找到能够商业化的场景,能够实际非常大幅度的降本增效,我们叫categorical improvement,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大。我们到现在投了130家公司,其实都是这样的一个思路去看。
在今天的时间点上,我们的大方向是没有任何的变化,我们依然寻找前沿科技在产业的应用。当然在没有那么好的一个经济形势下,那我们要做一些什么样的调整?或者说我们希望找到什么样的企业能够适应这样的环境?从我们的角度,标准可能变得更高了,在投资的决定上,我们希望说我们一旦决定投,就希望能够给够他两年的钱,我们也希望企业去寻找所谓的profitable growth,他在顺着自己的道路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首先挣到钱,另外可能会比原来更早的去找到怎么把事儿变成一个赚钱的事儿,这是一个我们会更多关心和探讨的方向。
我们更早在关心utilization的时候,其实就会考虑说得是一个utilization赚钱的事,事实上有蛮多的utilization的路线其实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可言,那一类就本来也不在我们的方向上和考虑范围内了。只不过今天我们会可能会更强调、更希望能够投资能更早找到技术产业化和产生经济性的公司,这可能是今天我们的一些思考。
早期投资中,创始人与投资人的“chemistry”
王苡憬:俞博和灿总互相之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对彼此有怎么样的第一印象?
俞英田: 线性资本的灿总、天意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侧重点是在寻找技术壁垒、技术的先进性,他们真的是能够抓到技术当中的非常关键的那几个点,在那几个点上面做非常完全的理解,而且线性资本团队也具备能够理解这些点的能力。像灿总刚才讲的他们的投资策略的话,必须要有这种硬的实力才能够找出来比较好的硬科技的企业。所以在他们的侧重点上面,我能够感觉到,线性资本未来将会是一个会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的合作方。 王苡憬: 我们之前会说早期投资互相之间的chemistry非常非常地重要,刚才灿总提到了一些小的点,比如之前看到俞博的一些成长,和刚回国时handle一些事儿不太一样,您觉得还有什么在接触过程当中印象特别深刻、或是打动您的一些点?
郑灿: 我们一起去俞博项目所在地的时候,看到俞博和各方不同的人的交流、沟通、推动,这是我们印象最深的。其实体现了俞博是个很多面的人,跟我们最开始那个impression并不完全一样,他有很多方向上能够发挥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另外我们看到俞博去推动各方的合作是一个非常passionate的态度,这让我们特别喜欢。当然,我们对于创始人本身的评价,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一些matric,然后在这里边passionate本来很重要的一环。
俞英田: 我觉得更加general上面来讲,其实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一个match,我这边其实也并没有说是刻意的去打动,其实它更加重要的是找到非常适合的一个投资人,也是非常感谢刚才灿总对我的一些评价,但是说你像我身上的一些特质吧,passionate,如果有一些投资人他不是非常的技术化,或者说不是非常专注技术先进性的这一类的投资人的话,那可能对他来讲的话,我可能太过书生了,包括平常的言行谈吐、做事的方式、项目推进的方式,可能会觉得我太过学术化了,其实每个人的判断都是不一样的。对我来讲,我对线性资本的感觉是他们首先真的是会把技术搞的非常的清楚,他们对技术的理解应该是非常执着的程度,或者是比较偏执的程度。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对我们国家来讲的话,未来肯定是只有技术过硬的企业,在未来三到五年或者十年的尺度下才能够真正的抢占市场。未来的30年,我们国家的这种企业的发展的模式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拐点,我觉得他们(线性资本)的判断非常正确。然后另外一个,把技术先进性和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能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话就能够引爆一个exponential growth,一个快速的增长。我觉得这样的一个思维的方式,我本身是非常的认可。
从底层逻辑推动碳中和转型,双碳企业创业,仍要回到商业本质
王苡憬: 在目前的节点上面,如果说有其他创业者想要融资的话,两位可以给一些建议吗?
俞英田: 我觉得首先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非常扎实吧,第二个的话,多见投资人,然后找到一个跟自己想法非常一致的、观点都非常契合的一个合作伙伴,因为投资人是要过来跟你合作和赋能的,契合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郑灿: 因为我们关心的角度是摆在这里,所以从我们的角度,其实希望创始人或者潜在的创始人朋友们能够更多的去考虑自己的技术、产品和问题的契合,怎么去把它产品化、怎么去创造它应有的商业价值,并且尽可能多的早的去做尝试,更多把问题聚焦在,技术怎么去跟合适的问题去结合,把技术产品化,然后找到你应有的市场。当然融资是很难的,放弃幻想,而且早期其实别纠结,如果合适就快速的去把融资给做了,然后去发展企业。只有把企业发展起来才是硬道理。以前可能有其他的一些做法,你可以主要做融资对吧,但今天市场环境不存在,最应该做的是回到企业本身应有的使命上来,它应该是一个商业的本质。
俞英田: 其实碳中和应该是行业非常大的外力,而且它持续的时间会非常长。我们平常在推进项目的过程当中其实并不一定能够感觉到减碳对市场的一些影响。但是双碳这件事情它有别于其他的行业风口类的本质,它是一个非常客观的、实际发生的,它背后有一个推力,而且是持续非常长期的的时间。所以如何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能够把企业做起来,我觉得大家其实还是应该反过来要回到企业本身应该要做的事情,包括技术、盈利、市场做好了之后再抬头看天,看在那个时候大背景下,能给我们什么样的一个反馈,然后我们再不断的去调整自身的策略,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个人认为如何推进的一个方式吧。
王苡憬: 这个事情我特别有共鸣,其实我们2060 Advisory就在做双碳和climate上下游的融资服务,其实看这个主题,核心还是要回到商业的本质、行业和产业的拓展性、上下游之间的成本等等,ESG投资、影响力投资跟所有投资看一个事儿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在跟碳相关,就应该在其他地方的要求更低,它可能不会更低,反而会更高——我们说“Additionality”,即你首先自己本身、你的本质的事儿都得做好,然后同时你还需要是在解决社会或环境的问题等,而且它最希望,或者最好的情况两者有正相关,比方说像刚才我们讲的,碳达在环境问题上面的效益,它解决这些难解决的固废和二氧化碳的问题,同时它还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影响力投资上来讲的话,最好可以看到两者(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回报模型里的相关性。大家经常觉得自己跟双碳相关,就觉得自己应该被差异性地更优待,其实根本不是样子。
郑灿:我非常同意,我们刚才讲了很多经济性的点,咱们也聊到过海外有很多政策对吧,其实我们也希望国内有政策。从我们的角度,我们其实希望政策能够真的去鼓励真正能用技术带来经济效应的企业和项目,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希望它更长久、更持续地从底层逻辑上帮助解决碳中和的问题。比如说碳市场化,它其实有一些底层逻辑对吧?那我能不能让经济真的起来,其实这是一个更长、更难、更大的问题,我如何能够真的push市场化的经济和市场供应起来?另一个是说,我如何能够真的去帮助能源实现能力范围内的有经济性的转型,真的帮助新能源的市场化。那这些事情起来了,碳中和或者说碳的市场化才能起来,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只有这么做,这件事才能真的做成。
当然我的私心是我们投的这些技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企业,才能够真的获得很好的发展,而不是一个大水漫灌的过程。我理解这本身也是政策应有之义,我们定碳中和的目标不是单纯为了说环境,我们实际上也希望通过能够实现整个经济的良性的发展和转型,能够帮助一批新的企业出来,这些企业是能够有新的技术带来新的、额外的经济效益,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因为经常大家在讨论政策的问题、补贴的问题,再讨论补贴到时候退补了怎么办的问题,实际上一个真正长线的做法可能会不一样一些,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王苡憬: 而且在里面,底层实际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绿色技术,他们才能够真正的推动碳中和转型。
郑灿: Exactly ,我们支持这些企业,是希望他们能够从真正能够从长期有益的角度去帮助达到目标。
王苡憬: 也非常感谢两位,我们这次合作过程当中都非常的顺利。我们2060 Advisory其实也是一直希望把更多有效的资本移向可持续和气候转型的领域,这也是我们所相信和在做的事儿。
郑灿: 其实我觉得2060 Advisory是一家非常特别的机构,就应该至少是我现在所知中国在整个双碳和气候科技上最专业的一个机构,然后跟苡憬认识的时间也比较长了,我更早的时候其实也从苡憬那里学了很多关于impact investment的一些理念,这当中其实有过很多交流,我收获也非常多,所以也特别感谢苡憬。
王苡憬: 感谢灿总!
俞英田:我对2060 Advisory的最开始的感觉是,他们不是说在所有的行业上面都会去布局的,真的是专注在碳中和领域的这样的一家机构,所以其实在推进的过程当中,他们其实是会非常有针对性的去推进一些,对这个行业有布局、感兴趣的机构当中的人,其实感觉和我之前讲的和线性资本的风格或感觉是比较像的,他们也是非常专注在一个点上面,而且也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一个机构,所以说是非常respectful的。而且的话,我本人和苡憬其实有很多共鸣,大家以前都是留学生,然后现在回国,其实他们(2060 Advisory)也是从零开始一直往前推进的一个过程,所以其实是有很多共鸣的,其实跟我们更加多了一道亲切感,我觉得整体合作下来非常愉快。
郑灿: 我们其实在对创始人的评价当中有一条是说创始人是不是有使命感,那刚才讲了俞博对这事儿的热情,我们觉得俞博是对要解决的问题是有使命感的,那其实我想说的是,我感觉苡憬也是一个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使命感的人,其实我们觉得线性资本也是,我们对于科技去改造中国产业是有信心的,所以我们是真的觉得跟有这样共同点的朋友们在一起干活会比较开心。
王苡憬: 太好了,真的非常谢谢大家!我觉得我们合作起来风格上面大家其实也都非常相似,大家都实际在讲事儿本身,所有的沟通都非常的顺畅,然后大家每次聊的时候都聊的非常的透彻,包括像使命和接下来这些事儿,从底层的改变和逻辑上面实际怎么能够把它完成了,所以这一次也非常开心可以跟几位有这样子的融资合作,也希望接下来大家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合作。
■ 本期制作团队:
主播 | Yijing
嘉宾 | 俞英田、郑灿
策划 & 编辑 | 董密尔
■ 订阅【2060 Movers】:
【2060 Movers】是2060 Advisory影响力投资咨询的一档访谈播客栏目,得名于我们的使命「Move capital to a sustainable future」,为碳中和与可持续未来有效移动资本。在这档栏目中,我们将以真实服务的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对话国内外专注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探寻那些“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先行者们背后的故事。
频道:喜马拉雅@2060影响力投资咨询,小宇宙@2060影响力投资咨询
■ 服务案例
■ 关注/联系我们:
公众号:2060 Advisory
邮箱:info@2060advisory.com
官网:https://www.2060advisory.com
播客:2060影响力投资咨询@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 Podcast
领英:2060 Advisory-impact investing advisory in China